北京市首次为农民建立人事档案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昨天对外发布《关于做好本市农业户籍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及服务工作的通知(试行)》,为法定劳动年龄内,因到本市国有企事业等单位就业确需建立人事档案的本市农业户籍人员,办理建档手续,提供管理服务。据悉,此举属首开先河。

  农民也有了人事档案

  在此之前,关于农业户籍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尚属政策空白。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增强,新时期的农村劳动力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者,他们追求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目前,本市农业户籍人员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农业户籍大中专毕业生。这部分人员毕业派遣后,本人的学籍材料成为人事档案的主要内容,按照现行政策,由各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另一类是其他农业户籍人员,此前没有针对这一群体建立人事档案的明确政策规范。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现行政策进行了补充完善。首先,明确了档案管理的性质,对农业户籍人员档案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政策中的“其他实行社会管理人员的档案”类进行管理。其次,明确了建档原则和范围,按照实事求是、按需建立、属地管理原则,为劳动年龄内的本市农业户籍人员,因报考本市国有企事业单位等确需建立人事档案的,予以办理建档。新建档案为本人唯一人事档案,其他各类档案材料归入本人人事档案。

  按流动人员档案提供服务

  由于人事档案的特殊属性,通过优化简化程序,本市农业户籍人员建立人事档案只需简单三步:一是提出申请。到户籍所在区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提出书面建档申请。二是提交材料。按照现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政策要求,提供建档登记表、身份类材料、学历学位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职业技能鉴定类材料、党团类材料、表彰奖励类材料等。三是核实建档。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负责核实,一般现场办结。需比对、鉴别建档材料的,自受理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核实无误的,建立人事档案;核实有问题的,告知本人补充材料。完成上述三步,属于农民自己的一份人事档案就建立形成了。

  《通知》对人事档案的流转也特别加以规范。农业户籍人员建档后,由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提供管理服务。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建立劳动(聘用)关系的,档案可在用人单位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机构之间直接办理转递手续;终止劳动(聘用)关系的,档案转回户籍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管理。

  关于农业户籍大中专毕业生档案流转,《通知》也一并加以规范和明确,按照规定执行。

  创新“互联网+档案服务

  人事档案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为切实做好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推出了一系列便民利企举措。

  大力简化优化服务。精简各类证明材料,优化提升窗口服务,推进“一窗办理、一站办结”。

  大力推行“互联网+”和“指尖”服务。在市政务服务平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北京人社”微信公众号上线开通“互联网+档案服务”,提供存档信息查询、开具调函、服务预约、出具证明、信息变更多项便利服务。

  加快档案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展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搭载档案影像,每一卷纸质档案实体都对应一份电子化的影像档案。日常业务办理将不再频繁使用纸质档案,而是应用档案影像,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下一步,全市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机构将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服务,努力构建“管理科学、服务高效、便民利企”的档案管理服务新模式,让群众有更大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档案所涉及到的事都是是人生大事,希望各位朋友一定要重视!若有不了解,请咨询档之友档案服务中心热线400-0120-618!档之友档案服务中心,应客户急需,解档案百难,补办成功才付款!